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安徽建工水利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初心践使命。2008年毅然挥师千里,以咸阳石头河水库工程为起点,开启了服务西北建设的壮丽篇章,谱写了一曲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赞歌。
“善治秦者先治水”。2010年5月,安徽建工水利成功中标首个西北省外“BT”工程——咸阳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由此开启了省外“投资带动施工发展”的崭新篇章。渭河作为“八水绕长安”的最大支流,其咸阳段曾饱受“小水大灾”困扰。公司以“治水兴陕”为己任,通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等系统性治理,将昔日水患河道改造为集防洪、生态、民生于一体的“幸福河”,让三秦百姓共享治水成果。这一工程不仅为公司赢得了深度参与陕西建设的“入场券”,更成为陕皖协作的典范。此后,公司持续聚焦陕西水利建设需求,相继参与西安市灞河入渭口防汛交通桥工程、亭口水库等关键项目。
安徽建工水利自进入西北区域以来,始终以“服务属地民生、助力城市升级”为己任,从生态保护到基础设施,从产业配套到民生工程,处处彰显国企担当。
守护绿水青山,赋能黄河流域发展。2016年,公司中标咸阳市首个省级示范PPP项目——红岩河水库。该水库作为调节区域水资源的关键枢纽,对保障当地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意义重大。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复杂地质条件,采用先进的防渗技术和填筑工艺,确保了水库的稳定性及蓄水能力。项目建成后年供水量达2127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彬州城区、周边工业区及新民高端煤化工园区的用水需求。如今,红岩河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北大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织密交通网络,激活城市动能。22公里贯通“富阎”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繁华街巷,每踱一步都是亮丽景色、人间烟火。2018年-2020年,公司承建了渭南市首批重点PPP项目--富平县城区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拆迁协调难、管线复杂、施工点位分散等挑战,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以用心用情的诚意之作,彻底打通了富平县城区内13条交通主干道,不仅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出行难题,更为富平逐步融入西安都市圈奠定了交通基础,赢得各级领导及群众的高度赞誉。
攻坚民生工程,彰显国企温度。咸阳湖地下停车场项目作为咸阳市十大惠民重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对疫情、暴雨、管线故障等多重考验,安徽建工水利充分发扬“四千精神”,挂图作战、计划上墙、动态督责,在2021年国庆节前提前交付千余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咸阳湖景区“停车难”问题,让市民游客共享城市建设红利。
升级交通动脉,助力西咸一体化。2025年,公司全力推进咸阳市西咸大道综合改造(沣河桥-曹家寨)工程,该项目作为连接西安与咸阳的关键交通纽带,全长6.1公里(安徽建工水利实施标段2.42公里),按双向8车道城市干道标准建设,同步实施管廊、交通海绵城市等配套工程。当前项目团队正日夜鏖战,全力冲刺项目进度。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西咸一体化交通网络将持续完善,推动西安、咸阳和西咸新区“两市一区”市民告别“双城记”、迈向“同城化”,助力两座千年古都相向发展、活力焕发。
安徽建工水利立足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聚焦产业升级需求,以“精筑广厦”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助力汽车产业,完善产业链布局。2019年,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陕西安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秦汉建设集团、西安骏驰共同出资成立陕西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公司,与政企共绘同心圆,助力西安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在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调配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和先进机械设备,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有效提升厂房安全性与稳定性。项目建成后,吸引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赋能航空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在汉中,公司承建了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项目,该项目涵盖孵化厂房、大数据工厂、研发中心等核心板块。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应用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新型构件,装配率超23.5%,施工效率提升30%。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培育航空装备制造、数字经济、航空电子信息、绿色环保材料产业规模化聚集,进一步增强汉中航空制造产业实力, 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引领,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陕西安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4年,陕西安建凭借5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1项省部级工法的技术积累,成功荣获“陕西省瞪羚企业”认定,成为陕西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企业。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公司研发能力的认可,更是属地区域对安徽建工水利高质量发展潜力的高度肯定。
作为驻陕国企,安徽建工水利始终以“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的担当践行国企责任。
引汉济渭“加速度”。引汉济渭黄金峡库区洋县防护工程施工I标段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水龙头”——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自2016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管理人员在各项关系复杂,施工推进难度大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努力克服各项困难,积极推动项目进展,于2023年6月实现完工验收,成功助力引汉济渭工程完成先期通水这一重大任务,助力长江与黄河在关中平原上实现“牵手”。
国际盛会“护航者”。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公司承建的陕历博秦汉馆东侧立交工程是此次盛会的重要交通保障项目,项目团队秉持“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信念,历时4个月连续抢工,如期完成项目重要节点目标,充分展示了“安徽速度”与“陕西效率”的完美融合。
全运盛会“筑路者”。2021年9月陕西省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马术比赛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举办。公司承建的芋子沟景观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是马术比赛场地核心配套项目,肩负着保障赛事顺利举办的重要使命,面对“2020年4月底前完工”的紧迫工期,项目团队以“服务全运、建设陕西”为己任,克服疫情影响,科学统筹防疫与施工,高峰期组织近百名工人24小时轮班作业,最终如期实现“4·30”重大节点目标,为十四运马术赛事的成功举办筑牢了基础。此次建设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大型赛事配套工程中的履约能力。建工水利以“建设一地、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为陕西体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安徽建工水利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皖疆合作部署,主动对接新疆发展需求,选派精兵强将,先后在北疆、南疆等地建设了一大批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援疆项目,为开创皖疆合作共赢发展新局面贡献“建工水利”力量。
振兴乡村产业,激活南疆经济。2021年,公司承接墨玉县500万只蛋鸡产业园项目,项目团队直面戈壁沙漠地质疏松、风沙侵蚀等极端环境挑战,创新采用“桩基加固+防风沙屏障”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与动态进度管理,推动项目高效落地。项目建成后,直接带动当地鸡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为墨玉县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助力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成为皖疆协作“产业富民”的优秀案例。
筑牢水利屏障,守护绿洲安澜。2021年10月,墨玉县引洪闸除险加固工程启动,项目团队面对“工期与防汛冲突”的双重考验,采用“非汛期抢工+导流明渠”技术方案,通过提前修建临时导流设施、制定防汛应急预案、24小时轮班作业与工序穿插施工,于2022年9月如期交付。工程建成后,引洪干渠实现向喀拉喀什河下游稳定输水,不仅为当地胡杨林实施生态补水,有效缓解区域荒漠化问题,更为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筑牢水利屏障。
升级供水网络,赋能北疆发展。乌苏市供水改扩建调节蓄水池工程是北疆重要的民生工程,针对当地严寒气候特点,项目团队以地质勘测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协同管理为保障,通过科学规划与风险预控化解难点,有效确保了蓄水池在极寒条件下的正常运行。工程投用后,不仅彻底解决了乌苏市夏季用水高峰期水量不足及冬季地表水引蓄难题,更构建起应急备用与事故检修水源保障体系,对恢复地下水位、改善地下水环境、涵养地下水源形成长效支撑,为北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水动力”。
深耕西北十七载,安徽建工水利用实干践行“敬业 诚信 创新 拼搏”的企业精神,赢得了属地广泛认可。承建的灞河入渭口防汛交通桥工程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亭口水库荣获“陕西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参建的塔里木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入选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公司多次荣获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咸阳城投集团等“优秀施工单位”称号。
从渭河之畔到秦巴腹地,从千年古都到西域明珠,安徽建工水利始终与西北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站在新起点,公司将继续以“品质为先”回应时代命题,以“兴业惠民”践行初心使命,为西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安徽力量”,让“徽匠风采”在西北大地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许晓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