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欧娱乐新闻
 
《唐朝诡事录》:如何登临33层高的“天外天”?参天楼存在吗?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8-08 02:42   

 

  根据剧情介绍,它前后工期长达四十年,共三十三层。顶层还有个“天外天”,可以俯瞰长安城。

  这个活动的意义重大,可以向世界宣布举世无双、全球最高建筑参天楼的落成,展示大唐盛世的威仪。

  可惜当时没有现代化媒体,否则必会安排全球现场直播,各路媒体聚集,举世瞩目,永载史册。

  当时电梯还没发明出来。如果步行爬那么高的楼,即使放在现代也不现实,何况那些中老年皇室贵族。

  其实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靠升降工具运送物资。不过当时没电力,是采用人力或畜力作为驱动。

  “掖庭令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三国时,马钧对翻车加以改进,更轻巧、便于操作,而且能连续提水,用于农田灌溉,被称为“龙骨水车”。

  这种水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驱动链轮,叶板,就能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古代这种高空升降运输技术和工具、设备,也在建筑行业得以应用。否则怎么能够建造那么多的高层建筑,起码最初要运送建筑物料上去吧。

  所以,人们要登上《唐朝诡事录》里的参天楼,应用的应该就是运用齿轮传动技术建造的升降梯,把建筑物料和人员运输到高空。

  那么会有人说了,即使古代有高空升降运输技术,是否具有建造高达33层的参天楼的技术呢?毕竟古代没有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卯榫木结构,经过巧妙设计,可以屹立百年不倒。这是闻名世界的建筑技术。

  遗存至现代的很多古建筑,尤其是山西省的一些高层楼宇古建筑,就是实物证明。

  南朝梁时,建有报恩寺塔,为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高76米,塔内部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南北朝的北周时期,在山西蒲州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这便是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

  北朝的北魏时期,在国都洛阳城内建有永宁寺塔,规模宏大,是洛阳千寺之冠。据推算,它的高度可能达136.7米,是我国古代最高的佛塔。

  再说著名的大雁塔,为了保存高僧玄奘从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在长安城建造了大雁塔,塔身七层,通高64.517米。

  看了以上几个著名的高层建筑,我们可以推论:《唐朝诡事录》里的“参天楼”在当时建成的可能性是有的。

  《唐朝诡事录》里的参天楼,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摄制该剧时临时搭建的,还用特效加持。因而看起来高大挺拔,直冲云霄。

  他擅长工艺,精善建筑,规划设计了隋朝都城大兴城、新都洛阳城、仁寿宫、隋文帝皇陵、观风殿和广通渠等多个恢弘壮观的著名工程。

  《唐朝诡事录》里参天楼的设计和建造负责人叫宇文慕恺,应该就是借用了宇文恺的名声。

  对于有幸遗存至今的古建筑,值得我们好好保护、用心探究,传承古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首页(星欧娱乐注册)平台登录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