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100070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专利代理师刘培君王灵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包括支撑立杆和防护横杆,所述支撑立杆设置于两跑楼梯相邻两梯段的拐角位置,其杆体底端通过对拉组件可拆卸固定在楼梯上,且其杆体上对应固定有接槎横杆,所述防护横杆布设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杆之间,其杆体末端通过弯管接头与接槎横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防护栏的组拼,而且防护栏的支撑立杆通过对拉组件稳固地安装在楼梯结构上,避免了在结构上开孔或预埋,从而避免了后续的处理工序,有效实现了成品结构的保护,而且提高了整个防护栏的周转利用率,经济实惠,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与绿色施工理念相契合。
1.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杆(1)和防护横杆(2),所述支撑立杆(1)设置于两跑楼梯(10)相邻两梯段的拐角位置,其杆体底端通过对拉组件可拆卸固定在楼梯(10)上,且其杆体上对应固定有接槎横杆(3),所述防护横杆(2)布设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杆(1)之间,其杆体末端通过弯管接头(4)与接槎横杆(3)相连,
所述对拉组件包括上夹板(6)、下夹板(7)、拉结螺杆(8)和锁紧螺母(9),所述上夹板(6)和下夹板(7)分别贴设在两跑楼梯(10)相邻两梯段紧邻中间休息平台的末端踏步的顶底两面上,且上夹板(6)和下夹板(7)均横跨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上夹板(6)顶端与支撑立杆(1)固定相连,且上夹板(6)底端垂直固定有拉结螺杆(8),所述拉结螺杆(8)竖向穿过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并贯穿下夹板(7),拉结螺杆(8)位于下夹板(7)下方的杆体上套设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与拉结螺杆(8)螺纹配合,并将上夹板(6)和下夹板(7)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9)成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接头(4)两端分别套设在防护横杆(2)和接槎横杆(3)上,且其两端的管体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螺栓(5),所述限位螺栓(5)贯穿弯管接头(4)并与弯管接头(4)的管壁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5)的内侧端抵靠在防护横杆(2)或接槎横杆(3)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杆(1)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支撑立杆(1)之间设有上下相间的两道防护横杆(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1)采用方钢管制作,所述防护横杆(2)和接槎横杆(3)均采用圆钢管制作。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梯临边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
[0002]随着建筑水平不断发展,高层住宅或办公楼越来越多,楼梯临边防护工程量巨大。传统楼梯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而成,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而成的临边防护体系不仅安拆工程量大,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而且,为了实现架体的稳固,搭设的架体与楼梯结构的连接通常需采用打孔穿栓或预埋的方式,进而还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增加后期修复成本。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5]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包括支撑立杆和防护横杆,所述支撑立杆设置于两跑楼梯相邻两梯段的拐角位置,其杆体底端通过对拉组件可拆卸固定在楼梯上,且其杆体上对应固定有接槎横杆,所述防护横杆布设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杆之间,其杆体末端通过弯管接头与接槎横杆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对拉组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拉结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贴设在两跑楼梯相邻两梯段紧邻中间休息平台的末端踏步的顶底两面上,且上夹板和下夹板均横跨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上夹板顶端与支撑立杆固定相连,且上夹板底端垂直固定有拉结螺杆,所述拉结螺杆竖向穿过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并贯穿下夹板,拉结螺杆位于下夹板下方的杆体上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拉结螺杆螺纹配合,并将上夹板和下夹板锁紧固定。
[0008]优选地,为防止接头松动,简化连接方式,所述弯管接头两端分别套设在防护横杆和接槎横杆上,且其两端的管体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弯管接头并与弯管接头的管壁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的内侧端抵靠在防护横杆或接槎横杆的外壁上。
[0009]优选地,上夹板可通过焊接、栓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支撑立杆相连,为简化安拆操作,所述上夹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杆底端。
[0010]优选地,保证防护效果,相邻两根支撑立杆之间设有上下相间的两道防护横杆。
[0011]优选地,为方便防护栏组拼,所述支撑立杆采用方钢管制作,所述防护横杆和接槎横杆均采用圆钢管制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防护栏的组拼,而且防护栏的支撑立杆通过对拉组件稳固地安装在楼梯结构上,避免了在结构上开孔或预埋,从而避免了后续的处理工序,有效实现了成品结构
的保护,而且提高了整个防护栏的周转利用率,经济实惠,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与绿色施工理念相契合。
[00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0018]附图标记,1‑支撑立杆、2‑防护横杆、3‑接槎横杆、4‑弯管接头、5‑限位螺栓、6‑上夹板、7‑下夹板、8‑拉结螺杆、9‑锁紧螺母、10‑楼梯。
[0019]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内”、“外”、“横”、“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定型化楼梯临边防护栏,包括支撑立杆1和防护横杆2,所述支撑立杆1设置于两跑楼梯10相邻两梯段的拐角位置,其杆体底端通过对拉组件可拆卸固定在楼梯10上,且其杆体上对应固定有接槎横杆3,所述防护横杆2布设在相邻两根支撑立杆1之间,其杆体末端通过弯管接头4与接槎横杆3相连,且相邻两根支撑立杆1之间设有上下相间的两道防护横杆2,第一道距楼梯600mm,第二道距楼梯1200mm,如图4所示,所述弯管接头4两端分别套设在防护横杆2和接槎横杆3上,且其两端的管体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螺栓5,所述限位螺栓5贯穿弯管接头4并与弯管接头4的管壁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5的内侧端抵靠在防护横杆2或接槎横杆3的外壁上,
[0024] 如图2‑3所示,所述对拉组件包括上夹板6、下夹板7、拉结螺杆8和锁紧螺母9,所述
上夹板6和下夹板7分别贴设在两跑楼梯10相邻两梯段紧邻中间休息平台的末端踏步的顶底两面上,且上夹板6和下夹板7均横跨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上夹板6顶端与支撑立杆1焊接固定,且上夹板6底端垂直固定有拉结螺杆8,所述拉结螺杆8竖向穿过相邻两梯段中间的拼缝并贯穿下夹板7,拉结螺杆8位于下夹板7下方的杆体上套设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锁紧螺母9与拉结螺杆8螺纹配合,并将上夹板6和下夹板7锁紧固定。
[0027] 步骤二,根据楼梯10数量及尺寸信息,计算确定防护栏各构件的尺寸及用量,
[0028] 步骤三,在加工场地内按照计算好的尺寸进行下料,支撑立杆1采用50mm×50mm×3mm的方钢管,方钢管两侧焊接短圆钢管作为接槎横杆3,方便后期通过弯管接头4与防护横杆2连接,支撑立杆1底部焊接100mm×100mm×5mm钢板作为上夹板6,钢板下方焊接螺杆作为拉结螺杆8,再取一块100mm×100mm×5mm钢板中间钻孔作为下夹板7,拉结螺杆8穿过下夹板7,通过两块钢板与螺杆和双锁紧螺母9将支撑立杆1和楼梯板紧紧连接在一起,接下来采用两根钢管作为水平防护横杆2,第一道距楼梯10踏步600mm,第二道距楼梯10踏步1200mm,支撑立杆1与防护横杆2的连接采用成品弯头实现。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