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中山三路一巷二号楼道,78岁的独居老人熊婆婆最近体验到了一项暖心的改变,她的生活将不再是步步惊心。随着一根4.8米长的扶手的安装,熊婆婆的出行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她感慨道:有了这扶手,我现在上下楼再也不用扶着墙走了!
这根扶手的安装得益于渝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市政维护管理中心的迅速行动。原本,熊婆婆就住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因年事渐高,她饱受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困扰,腿脚日渐不便。每次上下楼时,她都必须按着墙壁,十分不便。
行动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前段时间,在渝中区春森路社区开展的“城管蓝”爱心志愿服务中,这个情况被志愿者们注意到了。志愿者们随即前往熊婆婆的居住地,进行了实地勘察。楼道阶梯比较陡,墙面没有支撑点,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样的环境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执法支队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物资,志愿者们更为关注的是老人的出行安全。
经过现场的情况测量和论证,大家迅速敲定了解决方案:在楼道沿墙体安装防滑不锈钢扶手。志愿者们在获取必要的材料后,带着电锤、卷尺等工具,再次赶赴现场进行安装,直到深夜才完成。熊婆婆对此感到十分惊喜,她说:“他们来的时候,我刚吃完晚饭,出去稍微转了转。等我回来,楼道就装好了,安全感多了很多。”
扶手的装置不仅让熊婆婆感到欣喜,还给了她一份安心。透过这根银色扶手,熊婆婆能够借力而行,轻松上下楼,生活的品质也随之改善。这个小小的改变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扶手,更是对老年人安全出行的关爱与温暖。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管理部门不仅关注了城市的美观,更注重居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这样的小插曲,正是爱心和善意的最好体现。
熊婆婆的故事或许还有很多,她的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下社会对老年人关爱的问题。在我国,独居老人数量日益增加,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的安全出行问题也愈加明显。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与资源下,解决这些安全隐患,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次“爱心扶手”的安装行动,虽是小事,却承载着社会对的关心与呵护。相信未来,类似的暖心行动会越来越多,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自己的社区里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再也不必在日常生活中“步步惊心”。
文明与爱心交融的城市,应该是每个老人心里最大的愿景。只有充分关注和响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才能建设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承载起城市温度。这根小小的扶手,就像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纽带,让熊婆婆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给予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继续走下去。
或许,正是这样的爱心行动,才会让城市的社区更显人情味,构筑起和谐互助的网络。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每款“爱心扶手”都能如这根般,让更多的老人走出生活的困境,迈向更加安全与幸福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