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欧娱乐新闻
 
煤价下行期再现“跷跷板”:2024年超90%煤炭企业业绩下滑五大发电央企却赚麻了!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6-15 02:41   

 

  回顾2024年煤炭市场,供给稳定,进口创历史新高,需求一般,库存高位,供需格局宽松,煤炭价格全年呈现下行趋势,动力煤均价同比下跌超10%。

  这一背景下,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业绩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前者普遍承压,后者则因成本下降迎来利润爆发。

  1.中国神华(601088.SH):作为行业龙头,3月21日,中国神华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全年总营收为3384亿元,同比下降1.4%,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煤炭销售均价下跌3.4%以及煤化工设备检修导致聚烯烃销量下滑8%。归母净利润为587亿元,同比下降1.7%;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即主营业务的净利润)为601亿元,同比下降4.4%。尽管通过稳产高产和一体化运营抵消部分压力,但煤炭销售价格下跌仍是主要拖累因素。

  2.陕西煤业(601225.SH):3月14日晚,陕西煤业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96亿元,同比下降3.97%。

  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煤业营业收入延续了2023年小幅增长势头;归母净利润小幅下降,降幅较2023年大幅收窄。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煤炭开采企业的经营业绩影响明显。但从上述数据来看,在业内其他企业业绩普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陕西煤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3.中煤能源(601898.SH):3月22日,中煤能源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894.0亿元(-1.9%),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1.1%);其中2024Q4公司实现营收489.9亿元,同比+33.3%,环比+3.3%,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65.5%,环比-2.4%。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自产煤产销量稳中有增;成本精益化管理效果显著,吨煤成本下降,盈利能力稳健。

  4.兖矿能源(600188.SH):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1.6%,海外煤价跌幅超30%加剧业绩压力。但公司通过新增产能布局和煤化工业务对冲风险,长期成长性仍被看好。

  5.潞安环能(601699.SH):受焦煤价格暴跌拖累,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业务集中度高导致抗周期能力较弱。

  总结:五大煤企中,仅中国神华凭借长协煤占比高、多元业务协同实现微幅盈利,其余企业净利润普遍下滑15%-50%。煤价下行直接冲击毛利率,行业整体进入“以量补价”的艰难阶段。

  1.华能国际(600011.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同比下降3.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增长20.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增至105.22亿元,同比上升87.5%。燃料采购均价下降8.27%,推动归母净利润增长20%。

  2.大唐发电(601991.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34.74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45.06亿元,同比增长229.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6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87亿元,实现3年连续上涨,同比增幅达23.0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近7倍,电力燃料成本减少41亿元,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

  3.华电国际(600027.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29.94亿元,同比下降3.57%;实现归母净利润57.03亿元,同比上升26.1%;经营性现金流163.36亿元,同比增长23.28%。

  4.长江电力(600900.SH):2024 年,长江电力实现利润总额 388.66 亿元,同比增加 64.42 亿元,增长 19.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5.20 亿元, 同比增加 52.75 亿元,增长 19.36%;基本每股收益 1.3291 元/ 股,同比增加 0.2156 元/股,增长 19.36%。业绩增长主要系 2024 年公司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所致。

  5.中国电力(:2024年实现收入542.1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5.2%,全年派息比率60%。

  发电企业的盈利逻辑清晰:煤价下跌直接降低占成本60%的燃料支出,叠加新能源装机扩容带来的结构性优化,形成“成本降、绿电增”的双重利好。

  对于煤炭供应链企业而言,煤价下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从以下维度构建韧性:

  长协锁定与灵活采购结合:参考发电企业“长协为主、市场为辅”的模式,通过长协稳定成本,同时利用市场低价窗口补充库存。

  动态库存管理:利用大数据预测价格波动,在煤价低位时增加储备,规避高价周期风险。

  布局新能源物流:随着火电企业加速向风光转型,供应链企业可切入光伏组件、风电设备运输等领域,分散传统业务风险。

  开拓海外市场:借鉴兖矿能源的国际化经验,拓展印尼、蒙古等新兴煤炭进口国的物流网络。

  价格对冲工具:引入期货套期保值,锁定远期利润空间。例如动力煤期货合约可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

  客户信用管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优先与长协比例高、现金流稳定的发电企业合作,降低坏账风险。

  展望2025年煤炭市场,业内专家预计需求端保持疲软,供给端产量低速增长,煤价中枢较24年将继续下滑,但进口煤性价比减弱,抑制进口,电力需求托底(因此预计焦煤表现弱于动力煤),且煤价跌到长协价,对煤价有一定支撑。

  需求端,动力煤和焦煤一起看,虽然煤化工随产能投放需求有增长,火电用煤需求有支撑,但火电增量空间有限,钢铁和水泥受地产(预计新开工面积保持10%以上的下滑)继续下降和出口回落等影响,预计用煤需求继续疲软。

  供给端,在无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原煤产量预计保持低速增长(新增产能在7,000万吨左右)。进口煤方面,进口煤价格无优势(以动力煤为例,21年-24年广州港Q5500山西优混库提价-印尼煤库提价全年平均分别为37.40元/吨、113.09元/吨、21.48元/吨和-55.02元/吨,24年进口量大部分系在年初签订了长协),将抑制进口的增长。

  这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虽然煤炭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逆转,但也可通过战略调整与技术创新实现“逆势生长”。

  短期看,需紧抓发电企业盈利扩张带来的物流需求增量;长期则需布局新能源赛道,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

  正如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所言:“在转型中找机会,在变化中求生存”——这不仅是煤炭供应链企业的突围之道,更是整个能源产业链升级的必经之路。

  因此,为助力当前从事煤炭业务的供应链公司找到更好的破局之道,我们联合4位煤炭领域实战派专家导师,将于2025年4月10-11日在天津举办第四期《煤炭行业供应链业务实操课》。这堂课曾有数百位煤炭领域供应链公司、贸易商、物流公司、网络货运平台、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纷纷报名参训,也是业务交流对接的绝佳场地,诚邀您组团报名参与。

  课上,拥有20多年大宗实操经验(煤炭/能源化工品/不锈钢/废旧物资回收/农产品等)的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原东煤交易总裁黄老师,就“供应链公司切入煤炭产业的打法与风控”展开授课,他将带我们回顾煤炭三十年的行业周期波动、分析煤炭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讲解供应链公司可做的场景及典型打法、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不同资源禀赋企业切入路径等。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险防控实战经验、曾任怡亚通/商贸通风控总监、现任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老师,就“煤炭业务常见法律合规风险防范”展开授课。她将从合同签订常见法律风险防范、合同履行常见法律风险防范、合规开展煤炭业务三大方面,并结合收入确认常见问题、煤炭融资性贸易案例,给我们讲解煤炭供应链业务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实操要点。

  课上,擅长煤炭领域业务实操风控管理和风控系统建设的数链科技风控总监路老师,就“煤炭业务与风控实操”展开授课,重点分享应收、存货、预付三大场景下完整业务流程与具体风险点管控。

  课上,拥有十余年大宗产品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擅长将数字科技与煤炭行业深度融合,围绕煤炭物流站、煤炭运销等场景提供服务的北京互链时空数科总经理郑老师,就“煤炭供应链物流运营细节管控”展开授课,重点分享煤炭铁路运输物流、水运物流、汽运物流操作流程及要点等。

  同时,课程现场还能跟多家矿方、供应链公司、贸易商、物流服务商、货运平台、银行、信托、保理等高管精英交流链接,拓展合作。

  本文为万联网()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煤价下行期再现“跷跷板”:2024年超90%煤炭企业业绩下滑,五大发电央企却赚麻了!

  2025内控新规启示:国有供应链公司怎么做好内控的同时支撑业绩指标达成?

  厦门商务局:不断提升供应链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今年煤炭贸易这么难,银行还能怎么布局煤炭行业的业务?来看中原银行是怎么做的!

  缺现金流、收不上租、融资困难的城投要活下去:必须转型为产投,聚焦本地产业、向大宗下游延伸、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

  金控及类金融集团的下一站:探索 “投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的投-招-服-贷联动

  存亡之道:曾经不少央国企扎堆布局的大宗供应链业务,还能干吗?还能怎么干?

Copyright © 2025 首页(星欧娱乐注册)平台登录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